版权所有: 北京普莱德新能源电池科技有限公司 京ICP备13022985号 技术支持:上云科技
普莱德研发中心包括技术管理部、机械设计部、电子电器部、研发仿真部、创新研究部和实验室共6个部门
国家政策文件 | 2020年 | 2025年 | |
促进汽车动力电池产业发展行动方案 |
EV单体比能量350wh/kg EV系统比能量260wh/kg |
—— 500wh/kg —— wh/kg |
仅为发展方向,无具体限制 |
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技术路线图 |
EV单体比能量350wh/kg EV系统比能量250wh/kg PHEV单体比能量200wh/kg PHEV系统比能量120wh/kg |
400wh/kg 400wh/kg 400wh/kg 400wh/kg |
|
“新能源汽车”重点专项2017年度项目申报指南 |
EV单体比能量300wh/kg EV系统比能量200wh/kg |
—— wh/kg —— wh/kg |
有具体限制申报项目要达到考核要求 |
根据国家政策技术路线指引,普莱德将致力于客户需求,从机电热一体化设计与验证、轻量化、热设计、安全、测试与评价等多角度出发,突破关键技术,实现高比能量、高安全性动力锂离子电池系统的开发及批量应用。
包括BMS、电池安全设计、仿真分析、测试验证、梯次利用、标准化及模块化、轻量化、大数据分析八大模块。
BMS是动力电池与用户之间的纽带。普莱德电池管理系统,具备安全、资源丰富、性能稳定等特点,用户反馈良好,很好的实现了BMS的保护功能、均衡管理、健康管理、电量计算、后备态管理、充电管理、实时通信、电压温度检测、数据存储功能。
环形结构:封闭的环形结构设计获得最佳的结构受力路径,确保电池安全。
可靠性:关键物料充分测试、设计方案反复验证、具备充分数据支撑。
性价比:通过设计优化提供梯度降价、开发新工艺设备、降低间接成本。
环境适应性:设计方案合理、优化控制策略达成不同需求、通过环境适应验证项。
安全性:多角度仿真分析、BMS安全性设计、充分的安全验证。
普莱德在仿真技术的使用方面,广泛使用CAE、CFD等软件技术, 针对电池包多工况 、多目标下的强度、刚度、振动、寿命、加热散热、 热失控等问题,均可以提供快速响应和基于全局结果的准确预测,为设计优化和判断提供充分支持,保障产品通过各种检验标准,减少样品测试循环的时间和成本投入。
普莱德实验中心具备动力电池国标所有相关强制性试验评估能力。在电池系统研发设计方面,对电芯、模组、系统的电性能,耐久性,安全性,可靠性及工况评估等建立建立了完整的评价体系及评价能力 。不仅具备对结构设计及BMS性能的评价实也具备试验测试设备研发能力,主导并完成开发了电池包在线集成式测试系统。
通过梯次利用方式将到期的电池应用于其它领域将有助于电池80%价值的二次发挥,实现动力电池的全寿命周期价值利用;同时也降低动力电池在电动汽车环节的价格。
普莱德开发了多种成组工艺:CMT焊接模组、自冲铆模组、激光焊接模组。此阶段模组达成生产集成度更高,能够更加适合批量化生产;大量使用轻质金属(铝),逐步提升模组及PACK的能量密度。商用车的标准箱设计,实现了电池包的模块化安装使用目的,为更多主机厂提供可大批量供货且成本较低的标准电池包。
选择轻量化、高强度基材,利用仿真,减少冗余,创新工艺,提高体积能量密度。挤压铝合金拼焊的电池包壳体开发,实现了电池系统比能量密度。
基于监控平台的数据数据应用层开发,可实现电池健康状态监测、故障预警,并根据用户习惯,指导用户进行车辆定期维护保养。